分類
手淫亡陽證

何謂亡陽?何以手淫之下場為亡陽

何謂亡陽?

所謂亡陽,陽氣微弱不能自振也。寒自內生,外顯憎寒。即是機體無法有效率地提供陽和能量之氣,溫煦器官以維持起碼新陳代謝率,臟器相應呈現出功能:如轉輸、開闔、封藏、調控、聯繫、變化、生殖…等等衰退、消沉、不行、凝滯、遲緩、癃閉、失禁…失職徵象。換言之,即是機體難以自體發熱產出足夠工作溫度以維繫器官功能正常運轉所需,體溫偏低故也。古人所謂“亡陽者,寒深之故也”。

亡陽並非意指人已呈血壓只降不升,神去魄存,神志昏厥命在旦夕。只要還能起居作息,當然陽氣猶存。只不過陽氣水平極其低落沉衰,雖活著,卻是為嘔,為咳,為利,為滿,為腫,為遺,為淋,為喘,為涕,為汗,為悸,為眩冒(眩暈),為疼重,為脫髮,為不孕,為視茫茫,為手腳冰冷,為陽痿早洩,為噫而酢吞(吞酸、溢酸、胃食道逆流)…所苦。

四肢厥逆不回,遇勞魄汗淋漓,疲困乏力虛脫,情慾索然淡薄,筋脈拘急掣疼,厥利寒秘無休…等等頹然敗象謂也。易言之,生命徵象極其低微,即古人所謂之“氣已先亡,惟形獨存耳”《傷寒溯源集》真臟脈見,雖生猶死也。“雖欲復,而無陽可復”“雖欲扶陽,無可扶矣”語出明末清初程應旄

寒風一起,氣溫驟降,果汁下咽,冷飲入腹,頃刻風雲變色,胃寒腎冷,濕聚痰涌,鄭聲咳唾,肢厥腸澼。手腳冰冷,元氣已失,腎寒已真,不容逡巡觀望,坐致氣怯陽痿火滅而病劇。單用附子開亡陽不可逆之生路,俾命門真氣不致渙散外逸而終絕,箇中機變非庸俗淺薄之輩能識,如俟病危不起,壞病席捲,臨死方謂亡陽,則貽誤日久,殘陽盡無,無陽可回,又有何神藥能返魂乎?“回陽非回于無可有之鄉,有方可回,無則何可回乎?”清‧喻嘉言。神去魄存,陰凝陽滅,瀕臨死亡危殆危急之際方謂之亡陽,方謂之可使用附子,〝是譬猶噎而穿井也,死而求醫也〞《墨子》“諸可治之證,以陰寒雖勝,而火種尤存,著意燃炊,尚堪續焰,倘令陽根澌盡,一線無餘,縱爾安壚,何從覓燧?”《傷寒論後條辨》

四逆湯證圖解 乾薑附子湯證圖解

四逆湯證、乾薑附子湯證圖解《腹證奇覽》

注:真臟脈者,死脈也。本臟真氣敗露不藏,渙散欲絕,無根之脈也。“真臟脈見者,死”此五臟之死脈也。出現這種脈象,則正氣不勝病氣,病情危重,預後不良。

“肺死臟,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金匱要略》臟見真臟脈,亦曰死臟。肺死臟,肺臟之死脈也。死脈者,陽絕也。“陽絕之脈,必漫如滴水,浮如蛛絲,或散,或微,或絕。”《金匱要略直解》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真心脈至,堅而博,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真腎脈至,博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諸真臟脈見者,皆死不治也。“

“死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心死。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死脾脈來,銳堅如烏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黃帝內經》

陽者,元氣也。

“《春秋》文成數萬,旨只兩字。兩字者何?曰尊王也。天王為天下之主,天下不可一日無主,故首尊之以春王正月。而全部《春秋》翻來覆去,總不出此四字為範圍矣。知天下不可一日無主,則知人身之亦不可一日無主。人身之主何也?曰陽也,陽即人身之天王也。天下有天王,故可以正治而定亂;人身惟陽氣,乃可以守正而閒邪。”

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

問曰:脈有陰陽,何謂也。答曰:凡脈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若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

“傷寒咳逆上氣,非死證也,然實證以咳喘為輕,邪中表而不及哩,中上而不及下;虛證以咳喘為重,正自里而損及表,自下而損及上;二者須于其脈辨之。傷寒脈浮,虛則浮而散漫無根。傷寒脈數,虛則數而散亂無緒。是謂兩傷,正氣虛極矣,所坐在形損故也。夫形與氣相依,既已成尪羸瘦弱之體,自無復有克盈腴澤之氣,稍遇傷寒,而營衛才侵,氣血兩奪,唾紅潮熱,諸虛百損之證遞見矣。不死何待?昧者方歸咎於傷寒失表,而不悟所由來,使早從虛處,辨而治之于臟之里,則精勝邪却,…”何至脈散元氣亡。 “人身以陽氣為主,滋生發育之本也。…經曰,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脈有陰陽,病機之盈虛倚伏在此,醫道之輔相裁成亦在此。能于此窮其所謂,則于病之先一層上,有了功夫,亦于病之深一層上,有了功夫。見病知源,…使萬有不齊之脈,皆囊到「陰陽」兩字來,則萬有不齊之病,自難逃「陰陽」兩字去。”“名陰名陽,此仲景約脈之法。從脈上認病,而不惑于其證,故并得約病之法。”齒痕舌印之作為亡陽之徵,乃脈與齒痕相吻合,脈芤本虛也,脈微無根,數動而無頭尾矣。易言之,即是齒痕可以約脈,而約證,而約病也。約亡陽也。“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何謂本有寒分?其人平素本有寒氣也。何以如此?乃是其人本氣已虛,真元本已亡佚矣。“夫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氣,和內調外,導上宣下,莫大于此。傷則元氣虛衰,無以溫及分肉,故形冷惡寒”“亡陽陰即見”“數脈無力之甚則為虛”“數為虛,虛為寒”鋸齒痕印者心悸動輒近乎百,心顫脈數無倫也。陽動則汗自出,汗出形冷惡寒,正是心氣衰竭先兆。見微知著,杜漸防微。“陽可進,萬不可退;陰可退,萬不可進” “凡人身真元之氣,與夫腑臟之氣,營衛之氣,脾胃之氣,宗氣,焦氣,以及真陰之氣,無不從「陽」之一字以驗盛衰,以定消長。…此盈彼虧,此消彼長,理固如此,月可晦而復明,人不可死而兩生。”“陽虛受侮,便是損機;陰更不可盛,陰盛生寒,乃具殺氣。”“既值少陰受病,何不預為固護,預為提防,迨至真陽渙散,走而莫追,誰任殺人之咎?”《傷寒論後條辨》

“人生之陽,必當使之常有餘而無不足。斯百病不易感,感亦易治。如其人正陽本虛,則易致外邪侵凌,且一受之,而力不能與爭拒,則非飛越于上,即沉陷于下耳”《傷寒論本義》

“傷寒不問陰證陽證,陰毒陽毒,要之真氣完壯者易醫,真氣虛損者難治。諺云:傷寒多死下虛人,誠哉是言也!蓋病人元氣不固,真陽不完,受病才重,便有必死之道。”《傷寒發微論》

陽氣衰亡,反呈亢陽假熱。

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師曰:病人脈微而澀者,此為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欲著複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複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里,胃中煩熱,以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脈遲澀,故知亡血也。

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摶,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以寒熱辨陰陽,表里誠莫逃矣。然有真熱,即有假熱;有真寒,即有假寒。不察乎人之苦欲,無以測真寒真熱之所在而定本標也。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沉陰內錮而陽外浮,此曰表熱里寒;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陽邪內菀而陰外凝,此曰表寒里熱。寒熱之在皮膚者,屬標屬假;寒熱之在骨髓者,屬本屬真。本真不可得而見,而標假易惑我以形,故直從欲不欲處斷之。蓋陰陽順逆之理,在天地徵之于氣者,在人身即協之于情,情則無假。”陽微則惡寒,微甚則反發熱,假有餘而真不足,生氣已絕于里也,非陰弱發熱也。若是陰氣內弱,不能勝熱,則必在冬月欲裸其身,何得復厥?盛暑陽虛而微,天令入冬則更應惡寒為甚,豈能變陰陽而反為陰虛發熱?生氣絕于里,亡陽也。即是《傷寒論》所謂之“亡血”也。不幸的是,一千八百多年前張仲景並未發現亡血乃因手淫之真陽式微,非因誤汗誤下;誤醫誤治之所肇致。以是未及辨分別之亡血與亡陽。“浮陽多從證上見出假有餘,真陽自從脈上見出真不足。萬不可以假亂真,令生氣變成死氣也。”《傷寒論後條辨》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之?然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無血,下之死。

寒慄而振是陽氣衰亡,寒顫鼓慄而身振搖也。“「亡血」二字,以仲景詞義推之,皆無陽之義。不知是何深意,殊不能解。如太陽中篇云: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蓋尺中遲,則為下焦虛冷,真陽衰少,恐更亡其陽,故云不可發汗。…又如厥陰篇中云: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軟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無血,下之死。既曰腹軟脈虛,復至四肢厥冷,是以陽虛陰盛而不可下也,亦謂之無血,豈非以無陽為無血乎?”“腹軟脈虛,腹軟則里無邪結,脈虛則正氣衰弱;而復見四肢厥逆,則知寒邪入厥陰而為無陽之證矣,故不可下。然不曰無陽,而以腹軟脈虛為無血。「無血」二字,最為難解。若不得已而強解之,則經所謂脈者,血之府也。蓋氣血之動處為脈,陽氣盛則陰血流行,脈虛則陽氣不旺,營血不充,是以謂之無血。”“夫尺主下焦,遲則為寒,尺中遲,是以知下焦命門真陽不足,不能蒸谷氣而為營為衛也。”《傷寒溯源集》

惡寒脈微而復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利止亡血,如何用大熱補藥?利止,當是「利不止」。亡血,當是「亡陽」。”《醫宗金鑑》

“惡寒脈微本是虛寒,所以復利。利(不)止重傷津液,謂之亡血。四逆加人參者,助陽生陰。雖云亡血,實乃亡陽,務復其陽者,以陰生于陽也。”《傷寒論後條辨續注》

無血者,真陽梏亡也明矣。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無血,下之死。不幸的是,今人好飲寒泉,喜食生冷,酷嗜瓜果,日日進食五蔬果以及大量喝水以下宿便,完全與傷寒論戒慎恐懼之諄諄教誨背道而馳,重傷真元陽氣,其人不病誰病;其人不死誰死?

“或問失精夢交,皆勞傷陰分之證,何以不單用養陰藥而用此湯(桂枝龍骨牡蠣)?不知病雖傷陰,而其本實在亡陽,故用桂枝、龍骨等益陽之藥,夫陽生則陰固矣,此制方之精義也。”《金匱要略廣注》

陽微則陰弱,陽生則陰固,真陽上升,陰陽自和也。陽亡則陰竭,無陽則陰無以生,陽生陰長,氣旺血自生也。“高則必章,卑則必惵”,陽強則陰自盛,衛衰則榮自虛也。所謂復其陰,還其津液,即是回其陽,復其陽也。追復真氣,東風解凍,水泉奔流也。回陽益火無如附子,不因真陽焰薄,虛憊至極,附子何從建功?

虛之極也,反見假象。證,每惑人以假。“陰病見浮、大、動、數、滑之脈,多陰極似陽,未必即可生之機也。若真臟脈至,如肝脈之中外急,心脈堅而搏,肺脈浮而大,腎脈如彈石,脾脈如距喙,皆反見有餘之象。”《傷寒論翼》“脈無不真,證無不假,但從真處防閒,而假局面無從布設矣”《傷寒論後條辨》,虛羸陽亡反見亢陽無制之腎氣不藏。龍不蟄藏,飛騰于上,是真陽敗亡,陰寒獨盛于里,虛陽飛騰于外之龍雷之火。比象于飛而不潛,現而不隱,夭矯於天際之雷電閃光也,惟太陽一照,則雨霽雲收,龍雷自息。太陽者,猶人身之真陽,腎中命門真火也。“少陰之有火,誠人身之至寶而不可須臾失也。”人身猶且患腎火不揚,何患龍火出焰?

“從來重病最易哄人,大實偏似虛,大虛偏似實,大寒偏似熱,大熱偏似寒。探著相似處,必與真處相反,再待探著真處,而前之反藥已不可救矣,此探之為害也。惟有目醫人,一眼覷定病之真情,斷不為似是而非之假病所眩惑。” 清‧吳楚《醫驗錄》

真虛寒者,偏有假火,假火假熱,“則脈亦現假象而反浮大,但按之甚空”假者掩不了真!

“人生之陽,必當使之常有餘而無不足。斯百病不易感,感亦易治。如其人正陽本虛,則易致外邪侵凌,且一受之,而力不能與爭拒,則非飛越於上,即沉陷于下耳。”《傷寒論本義》

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色鮮,其顏光,其聲商,毛髮長,遲則陰氣盛,骨髓生,血滿,肌肉緊薄鮮硬,陰陽相抱,營衛俱行,剛柔相得,名曰強也。

強者,健也。強陽也,陽氣壯盛也,高章為王,陰陽相抱也。附子一入口,清亮綿長而聲自雄。

何以是亡陽?

讓我們從傷寒論的論述及歷來注解傷寒的名家之解讀來檢視:

小便色白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渴是假象,試以冷水飲之,必不能多也。細察其小便,若色白者,此少陰虛寒之形證悉具也。下焦者,兩腎也,惟下焦虛,故不能約束水液;惟下焦既虛且有寒,故令便色白也。”《中寒論辨證廣注》

“夫渴與不渴,乃有熱無熱之大分別也。里無熱邪,口必不渴。設或口乾,乃下焦無火,氣液不得蒸騰,致口無津液耳。然雖渴亦不能多飲。若胃果熱燥,自當渴欲飲水,此必然之理也。寧有里無熱邪,而能飲水者乎?”“陰盛逼陽于上,…虛陽在上則渴,此陰寒反見之假證也。其理隱微,豈能智愚均曉?仲景恐人之不喻也,故但云引水自救而已,下文仍證云,以下焦虛有寒。則知非有熱而渴,乃渴之變體也。”“羅天益云:少陰自利而渴,乃下焦虛寒,而用四逆者,恐不可以渴不渴分寒熱也,正當以小便黃白別之耳。”“自利而渴者,陰寒在里,則胃陽不守,故自利。下焦無火,則津液不升,故渴也。…然渴非陽邪,因下焦無火,不能蒸動氣液,上焦無灌溉之潤,…如果熱邪作渴,小便當赤。其所以小便白者,以下焦命門火虛,但有寒氣在下,無火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如此者,急當以溫經復陽為治,不可因渴生疑,誤用寒涼,枉人生命也。”《傷寒溯源集》

注:錢潢雖有不可據小便黃白以作陰陽寒熱之辨,認為,“陰寒在里,氣化不行,亦有小便短少而色黃者。”“小便多者為無熱,或熱在血分而無傷于氣分耳。”要知下焦無火,陰寒無陽,膀胱蓄水,不得氣化而出之尿少偏黃,是涓滴不暢,苦于里急,乃溲液點滴不出停留膀胱過久使然。尿液原本不黃也。血為陰,熱在血分則熱灼營陰,銷爍血中津液,縱然熱邪蒸騰血中津液至口腔,致反不甚渴,或竟不渴,體液煎煉灼爍,尿溲縱不短赤亦不當清長。熱在陰分,血熱沸騰,尿液能不濃縮消亡?

“少陰病,自利而渴,小便色白者,是下焦之陽虛,而陰不生少火。不能蒸動其水氣而上輸于肺,故渴;不能生土,故自利耳。”《傷寒附翼》

“陽虛而不消水,故小便色白,乃少陰陽虛病形悉具矣。然心煩,而上雖似熱,實因下焦虛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當從溫散無疑。蓋世但知四肢厥逆,遂為虛寒,詎知小便色白,乃為的驗也。”《傷寒六經辨證治法》

“熱邪傷津而作渴者,必小便短,大便硬;若自利而渴者,乃為火衰作渴。證屬少陰者,以寒中少陰,腎陽受困,火衰不能薰騰津液,故口渴,法主附子助陽溫經,正所謂釜底加薪,津液上騰而渴自止。”《傷寒集注》

“然必驗小便者,以少陰主水,熱則黃赤,寒則清白也。”《傷寒論注》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當須發汗。”

“熱之有無,何從辨之?以小便辨之而已。有熱者,小便必短赤,…其小便清者,無熱可知。”《傷寒論後條辨》

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 白,寒色也。一千八百多年前張仲景即已明確告訴世人,只要看到小便白,即是少陰里虛寒。“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無陽陰獨,是屬少陰,里無熱也。

“譫語亦有虛實之異,務在臨時斟酌於飲冷飲熱,舌潤舌乾,小便清黃,如此求之則得矣。”《傷寒恒論》小便清者為虛為寒;黃則為實為熱矣。熱能消水,濃縮尿液為黃也。

“然腎熱則水道黃赤,若小便色白,又非腎熱證,乃下焦虛寒,不能制水,仍當從事溫法,不可誤認為熱。”《尚論篇》

可知小便色白絕非腎熱腎火極為易曉。內有熱小便必短赤;里有寒小便當清長。小便清長即尿多,淡而色白也。

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津液,陰也。“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小便難”小便難者,陰氣虛竭也,陰虛小便不利,是無水可利。手淫者小便清長滑利,尿溲渾渾,水氣充沛,如何陰虛?況且,“又未知何臟陰陽先絕者。陽氣前絕,陰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陰氣前絕,陽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溫,心下熱也。

試問,手淫者若是精傷陰虛,則未死之前更是必當身色赤,腋下溫,心下熱,豈會唇吻反青,膚冷瞤顫,手足冰冷,小便色白?

汗出不止

寸口脈微,尺脈緊,其人虛損多汗,知陰常在,絕不見陽也。

“寸微為亡陽,尺緊為陰勝。陽微陰勝,故云虛損。”《注解傷寒論》

“虛損所該固廣,獨著一多汗證,則內熱煩蒸,種種虛陽之現,包含在內可知。在人未有不認為陰虛者,仲景獨曰,陰常在,絕不見陽者,于何知之?知之于寸微尺緊耳。顧微即諸微亡陽之微,緊即諸緊為寒之緊。”《傷寒論後條辨》

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大汗出,熱必去,…今大汗出,熱反不去,反拘急,四肢反痛,則此之大汗出,非表邪之汗,乃是亡陽之汗;此之熱不去,非陽邪之熱,乃是虛陽外脫之熱;此之拘急身痛,非表証之候,乃是亡陽身痛之候矣。“《傷寒大白》

“陰邪太甚,真陽失守而飛越于外,故陽虛而腠理不密,所以汗出不止也。惟其真陽外越而發熱,所以汗出不止,又因汗出不止,則真陽益隨汗而盡泄,所以陽亡而死也。”“若有表邪而大汗出,則熱當去矣。汗出而熱不去,又似陽明入里之證,而不知內拘急者,即經所謂諸寒收引也。四肢疼者,陽虛而不充于四肢也。既大汗熱不去,而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是陰邪盛極于里,陽氣飛越于外,非表邪也。急當收復陽氣,驅散寒邪,故以四逆湯主之。”《傷寒溯源集》四逆湯者,回四肢之逆冷也。傷寒論里述及四逆湯,皆指涉亡陽回陽。“病證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附子溫經,亡陽故也…”易言之,亡陽必用附子。

“內拘急,四肢疼“即是筋脈拘急,寒濕凝滯於筋骨之間之坐骨神經痛也。

下利是陰盛於內,四逆湯當然非用來補陰滋液。

“熱厥乃不惡寒,而惡寒之厥,因腎中真陽氣虛欲脫,急當回陽。”“大汗,則衛護之陽亦將欲脫,故當四逆湯。急回陽于無何有之鄉,希圖萬一也。”《傷寒六經辨證治法》

“大汗則陽亡於外,大下利則陰盛於內,故急宜回陽。”《傷寒經注》

“陰不得有汗,今反汗出者,陰盛於內而亡陽於外也。”《傷寒直解》

“余嘗深究虛汗之證,亦自有陰陽之別。陽病自汗有九證,皆有治法。唯陰毒則額上手背有冷汗,甚者如水洗。然此是陽虛陰盛,亡陽而將脫也,其死必矣。…非陰證無汗,不得有汗也,有汗則九死一生。”《傷寒發微論》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音無)陽也,此屬少陰,…。

“發熱汗出不止,乃陰邪太甚,真陽失守而飛越于外,故陽虛而腠理不密,所以汗出不止,又因汗出不止,則真陽益隨汗而盡泄,所以陽亡而死也。”“傷寒本無汗,今反汗出者,以寒邪不在太陽之表,而在少陰之里,命門之真火衰微,不能升越其清陽而為衛氣,衛陽不密,玄府不閉,故反汗出也。…陽氣不能外固,故曰無陽。然真陽藏於兩腎之中,故又曰屬少陰。”“腎臟之真陽衰微,不能升越而為衛氣,衛氣不密,故汗出也。”“脈見微弱而汗出惡風者,非表邪所致,乃足少陰腎中之真陽已虛,不能升發而為衛氣,所以衛陽不能固密而汗自出,陽虛不任外氣而惡風寒也。”《傷寒溯源集》

“病發于陰,不當有汗,反汗出者,陰極似陽也。”“汗出不止,是陽亡而不能衛外也。”《傷寒論注》

“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而咽痛、吐、利者,此陰極似陽,腎陽不歸,為亡陽症也”《傷寒論翼》

“大汗出,則熱當去;熱反不去者,亡陽也。”《注解傷寒論》

“陰寒內固,假熱外現,大汗自出而陽出亡,熱自不去而氣外越,且筋脈拘急,四肢掣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是直中之邪在肝而筋脈隧道並病矣,且陰寒下泄而孤陽將脫矣。”“陽出而汗必出,汗出而寒必惡”“厥陰病中凡見陽衰,即宜急為扶助;凡見陽陷即宜升舉,蓋唯恐陽勢日以弱,陰勢日以盛,至于不可扶助,不可升舉,則雖欲救危陽于欲絕之日,無法也。…倘早為圖,維何致噬臍莫追呼?如傷寒六七日,不下利,此必見陽微之證于他端也,而人不及覺,遂延誤其扶陽之方。其人忽而熱發,利行汗出且不止,則孤陽為盛陰所逼,自內而出亡于外,為汗為熱,自上而隨陰下泄為利,頃刻之間,陽不守其宅,陰自獨于里,有陰無陽,不唯與向之熱氣有餘之厥陰異,且與寒熱雜合之厥陰亦異矣。此陽脫于陰而死之證也,無可救也。”《傷寒論本義》

“汗出者,必陽氣充于內,而後溢于外”《傷寒論後條辨》出汗乃機體有熱,調節體溫以散熱之機制,故汗出而熱解。汗出熱越而熱不解,則熱是假象也。陰盛格陽之虛陽外浮,不歸也。

“大汗出,熱不去者,邪氣不從汗解,而陽氣反從汗亡也,陽氣外亡,則寒冷內生,內冷則脈拘急而不舒也。四肢者,諸陽之本,陽虛不足,不能實氣於四肢,則為之疼痛也。”《傷寒貫珠集》

“若有表邪而大汗出,則熱當去矣,汗出而熱不去,又似陽明入里之證。而不知內拘急者,即經所謂諸寒收引也。四肢疼者,陽虛而不充于四肢也。既大汗熱不去,而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是陰邪盛極於里,陽氣飛越於外,非表邪也。急當收復陽氣,驅散寒邪。”“惡寒汗出者,知其命門真陽已虛,以致衛氣不密,故玄府不得緊閉而汗出,陽虛不任外氣而惡寒也。人但知衛氣行於皮膚,而不知乃下焦之真陽蒸榖氣而達皮膚,乃為衛氣。”《傷寒溯源集》

“病常自汗,似不專主太陽營衛不和,如果屬太陽營衛不和,亦必有惡風畏寒(表證)足徵。茲云自汗出,其中有素稟陽虛者,或多言,或稍勞動而即自汗出者,皆在(陽氣)不足之例,尚敢輕用桂枝湯乎!”鄭壽全(即火神鄭欽安)《傷寒恒論》

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

真陽微弱,身無熱則無需出汗以散熱,陰寒無汗是為順,若有汗則九死一生,因為反常出現大逆之象也。

“夫汗雖陰液,必由陽氣蒸發而出”《傷寒論集注》熱越汗出乃熱汗,熱汗一出即止,汗出熱越也。

“夫汗者,陽氣蒸陰液之所成也。陰液者,營血之所化也。”“汗者,陰血之所化,陽氣之所蒸也。”《傷寒溯源集》手淫者若是陰虛血少,則當無以為汗。

故汗多汗出不止乃是陰液氾濫,而氣不足以斂之,氣已先亡。陰寒至極反常汗出者,乃虛陽飛越外馳所帶出之冷汗也。陽氣蒸動氣液與虛陽外馳魄汗淋漓,死生逆順天壤殊別矣。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

三陰之經脈劑頸而還,皆不上頭。故頭汗為邪在陽經非少陰,仍在少陽?

頭汗出非少陰,屬少陽?“陽微結者,陽分之邪微微結聚,不能傳出於表也。注作陽氣衰微,故陰氣結聚,大差。果爾則頭汗出為亡陽之證,非半表半里之證矣。”《傷寒纘論》

張璐的文意即為:若陽微結注解為陽氣衰微,陰邪結于里,則頭汗出是為亡陽之證。意即亡陽亦可能頭汗也。陰不得有汗,若反汗出,則為亡陽也。手淫者,頭汗聚而不流,或頭汗如暴雨傾瀉,膚涼身厥冷,非亡陽難道是少陽為患? “三陰之經脈劑頸而還,皆不上頭。”恐怕是經不起辨證法則檢驗的。張璐此一洞見實極為有見地。

少陽半裏陽熱怫郁不能外達,故頭汗出,則縱然手足冷,亦必身熱。縱然手足冷,手足掌心則亦必熱。陽郁氣滯於里也。又豈能冷過肘膝不回?

“汗為陽氣之車馬,此時四逆白通,非不對症,然六車四馬,已在馳逐,挽留之法,惟折車勒馬,為回陽當下之捷徑矣。”《傷寒尚論辨似》

“一達官乘舟急歸,四月風雨,飲食不時,得疾如傷寒狀,頭重自汗,身體悉疼。醫作中風濕證治,投以朮附,姜附等湯,汗不止。單服附子及炙臍下,亦不止。予往視之,曰:六陽俱絕,不可治也。其汗必如珠,驗之果然,半時卒。”

絕汗者,亡陽大汗不止也。“假如置于金銀瓦器中(中寒,內真寒),汗出而凝聚不流(外假熱汗自出),陽絕之證也。”《傷寒九十論》單服附子亦止不住汗,非附子不力,乃附子中毒而冷汗仍出不得止也。附子是終結絕汗的唯一終極解藥,奈何,宋朝時並不知附子去皮久煎兩個半小時可以完全水解毒性,而保留其雄悍破陰回陽之力道,方能發揮出“飛騎突入重圍,搴旗樹幟,使既散之陽,望幟爭趨,頃之復合。”《醫門法律》瞬間追復元氣于無何有之鄉,陽入陰出,真元隨返,轉危為安。

“仲景之方,因症(證)而設,非因經而設,見此症(證)便與此方。”“仲景制方,不拘病之命名,唯求症(證)之切當,知其機,得其情,…。”《傷寒論翼》

即是現代傷寒學者胡希恕所謂的“辨證不辨病”。

凡見汗出不止,真陽發露,虛陽外馳飛越之亡陽證,唯有救里復陽,溫經固脫一法,否則殆至陽神已去“縱欲回陽,其陽絕不能回” 清‧沈明宗。“所謂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清‧錢潢

生死關頭,非雄悍霸道之藥,不足以當絕處逢生之任。“黑附子回陽,霸功赫奕”。明‧孫一奎

此一醫案亦正揭示了單用附子之正當性。“加增(或雜以其他)藥味,和合成湯,反牽制其雄入之勢,必至迂緩無功。”清‧喻嘉言

“若微惡寒者,則陽虛已為陰所乘,輒防亡陽之漸。凡下利不止,喘而汗出,脈促胸滿,皆亡陽中所互有之證”“喘而汗出之內,原伏有虛陽欲脫之機,故仲景于此際,以微惡寒發其義,可見陽虛則惡寒矣…傷寒證中,多有下後魄汗不止,而釀亡陽之變者。必于此等處參合,庶幾可進于道耳。”《傷寒論後條辨》

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

“脈浮為陽盛,法當無汗,而反汗出如流珠,是陽虛不能衛外而為固,絕汗出矣。”《傷寒論注》綿綿其去如瀉漆者,脈微欲絕也。陰脈也。所謂亡血者,亡陽也。

手淫亡陽者亦有但厥無汗者。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

“少陰病,但厥無汗者,陽氣微也。夫汗雖血液,皆由陽氣之薰蒸宣發而出也,今少陰生陽衰微,不能蒸發,故無汗。”《傷寒直解》即是所謂正氣大虛,真元已敗,不能作汗也。所謂“無陽不能作汗”。換言之,機體陰寒至極,內環境天寒地凍,無力蒸動氣液為汗,乃生命現象之征低微也。

“夫汗釀于營分之血,陽氣盛方能釀,故陰經無汗總因陽微。”《傷寒論後條辨》

四肢厥逆

“黃帝問曰:厥之寒熱者何也?岐伯對曰:陽氣衰于下,則為寒厥;陰氣衰于下,則為熱厥。帝曰:熱厥之為熱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陽氣起于足五指之表,陰脈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陽氣勝則足下熱也。帝曰:寒厥之為寒也,必從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岐伯曰:陰氣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陰氣勝則從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從外,皆從內也。”《內經‧靈樞》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炙之不溫。若脈不還,及微喘者死。

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為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復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逆冷者,寒深入臟,故手足不順利而如冰,斯為厥逆厥冷。”“胃虛氣逆,則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者,真氣虛寒,不能攝水也。身微熱而見厥,乃陰寒之邪迫微陽而欲脫,故為難治。”《中寒論辨證廣注》

“夫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金匱要略》

“背為陽,腹為陰,陽盛則作至,陰盛則踡臥。若利而手仍溫,是陽回,故可治。若利不止而手足逆冷,是純陰無陽,所謂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五臟氣絕於內者,下利不禁矣。“《傷寒論注》

“微(脈)為脈無陽,厥為證無陽”《傷寒尚論辨似》

“陰虛當發熱,何得復厥?”清‧舒詔《傷寒集注》陰虛則陽勝,足下當熱,何得復厥?

“手足寒者,陽不行於四末也。上氣者,宗氣衰微也。平人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宗氣衰則奔促上氣也。腳縮者,寒主收引,無陽以伸也,此六腑氣絕於外者如此。下利不禁者,下焦不闔也,脾衰則四臟俱衰。故經曰: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闔,清便下重,即不禁之謂也。“《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脈弱便利而厥,為內虛且寒之候,則嘔非火邪,乃是陰氣之上逆,熱非寒邪,乃是陽氣之外越矣,…然陰方上沖而陽且外越,其離決之勢,有未可既為順接者,故曰難治。…身雖熱而惡寒,身熱為陽格之假象,惡寒為虛冷之真諦也。四肢拘急,手足厥逆者,陽氣衰少,不柔於筋,不溫於四末也。”《傷寒貫珠集》

“陰寒下利而手足厥冷,至于無脈,是真陽已竭,已成死證。故雖炙之,亦不溫也。若脈不還,反見微喘,乃陽氣已絕,其未盡之虛陽,隨呼吸而上脫,其氣有出無入,故似喘非喘而死矣。”“身有微熱而反見厥,是陽微不能勝盛陰,故為難治”“四肢為諸陽之本,邪入陰經,致手足厥而寒冷,則真陽衰弱可知。”“吐利則寒邪在裏,小便復利,無熱可知,而大汗出者,真陽虛衰而衛氣不密,陽虛汗出也。下利清水完谷,胃寒不能殺谷也。內寒外熱,非表邪發熱,乃寒盛於裏,格陽於外也。”“惡寒身蜷而利,且手足逆冷,則四肢之陽氣已敗,故不溫。又無煩與欲去衣被之陽氣尚存,況下利又不能止,是為陽氣已竭,故為不治。雖有附子湯,及四逆白通等法,恐亦不能挽回既絕之陽矣。”“發熱則陽氣已回,利當自止,而反下利至甚,厥冷不止者,是陰氣盛極于里,逼陽外出,乃虛陽浮越于外之熱,非陽回之發熱,故必死也。”《傷寒溯源集》

下焦者,兩腎也。腎寒則脾亦寒。“陽極虛,陰極甚,脾氣亦衰微也。然極則劇矣…”《傷寒論條辨》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

“陽明受熱,則一身及手足熱,太陰則身不熱,而手足溫。”《傷寒貫珠集》“手足自溫者,是為係在太陰”病在太陰無厥逆,病在下焦方會四逆不回。太陰脾寒,中濕也。太陰臟寒,當溫之,宜服四逆輩。肢厥逆冷豈可誤服畫蛇添足的理中、附子理中,溫補命門真火即燠土暖脾溫胃也。何以用附子?厥逆胃寒不能食,乃「除中」也。

“按理中、四逆二方,在白朮、附子之別。白朮為中宮培土益氣之品,附子為坎宮扶陽生氣之劑。故理中只理中州脾胃之虛寒,四逆能佐理三焦陰陽之厥逆也。後人加附子於理中,名曰附子理中湯,不知理中不須附子,而附子之功不專在理中矣。蓋脾為後天,腎為先天,少陰之火所以生太陰之土。脾為五臟之母,少陰更太陰之母,與四逆之為劑,重於理中也。不知其義者,謂生附配乾薑,補中有發。附子得生薑而能發散,附子非乾薑則不熱,得甘草則性緩。是只知以藥性上論寒熱攻補,而不知于病機上分上下淺深也。”《傷寒附翼》

換言之,附子理中湯根本是錯誤思維下,混附子於理中之拼湊乖訛雜方。可笑庸醫卻誤以為是無所不能之經方,視傷寒論之活法為死法,動輒以附子理中試圖補中回陽救厥逆,何異“是猶攻金城高壘,而用老弱之師”,異想天開耳。

胃無谷氣,脾澀不通,口急不能言,戰而慄”是無先天脈氣,根源因虛致寒,因寒致厥,陽氣不足,陰寒得以乘之,真元衰亡,無陽以化谷也。

李東垣謂:“補腎不如補脾”是標本不辨,本末倒置也。“土為萬物之母,土旺而木火金水循序以生。”非真確矣。

“陽極虛,陰極甚,脾氣亦衰微也”《傷寒論條辨》

單施附子,擯除乾薑甘草雜藥,方能突圍而出,陽復陰去,少陰生太陰。命門火升,追復元氣,“三焦之陽火,得以上蒸,則亦不必用及理中,而土氣當得令矣。”《傷寒論後條辨》

乾薑、生薑皆能橫散表邪與濕氣,皆能發汗燥濕,傷陰損目,絕無振興衛陽里氣補火作用,無能復脈,追復元氣于無何有之鄉。燥濕則重創榮血,補散是兩端,人之元氣,宜秘不宜泄,宜固不宜散。橫散者,里氣從表而越矣。可驗之單用乾薑、生薑能否心氣由惵卑怯弱逆轉而為高章氣盛可知。不然,無(外)邪可去,而所去者,無非本臟之氣,徒傷的是自身之真元陽氣。濕從溺泄,手淫亡陽者,溲白清長而頻利,無濕可燥,而所燥者將是真陰榮血,徒令血液凝結瘀滯,梗塞于脈道。損陰損陽,害不可言。“少陰經病宜治表,少陰臟證宜治里。…里病治里,臟病治臟,溫臟回陽,有另法也。…壯陽以治臟寒,立法全從陽分治之,絕無及於經表。”《傷寒論本義》無論桂枝、生薑或乾薑,橫散經邪之藥豈可隨便施用及胡亂久服?四逆湯之回陽依恃的是附子而非乾薑。乾薑不過是作為監制附子毒性而用。今附子毒性可以水解,則乾薑等同多餘廢物。

乾薑令人目黯目瞑,目瞑者,目不明也。目得血而能視,血虛則不能榮養其目,故兩目黯黑目瞑。乾薑傷及陰血也。“氣藥有生血之功,血藥無益氣之理“《內經知要》氣能生血;則氣行血運,氣能統血;則陽生陰長。目黯不明,則乾薑亦損及元氣矣。

亡陽之診,“不思益火之原,將陷虛虛之禍(虛其虛也),殆至零星之火,盡成外越,而孤陰獨盛,微煩厥逆,更從何處挽回其陽? ”“三陰不容壞病,一誤治而死隨之。”清‧程應旄

絕大多數慢性危惡疾病,絕大多數皆是死于醫而非死于病。明‧陶節庵所謂“醫殺”之也。

“人之有生,不善攝養,房勞過度,真陽衰虛,坎火(水)不溫,不能上蒸脾土,沖和失布,中州不運,是致飲食不進,胸膈痞塞,或不食而脹滿,或已食而不消,大腑溏泄,此皆真火衰虛,不能蒸蘊脾土而然。古人云補腎不如補脾。余謂補脾不若補腎。腎氣若壯,丹田火經上蒸脾土,脾土溫和,中焦自治,膈開能食矣。”《嚴氏濟生方》注:這裡的“房勞過度”正確來說,指的就是手淫。

脾虛土敗,脾傷肉極,飲食不為肌肉,虛不受補,肌削痿黃,其原在坎水不溫,在離火寂滅,益其真陽真火,脾土方能得炅而運。“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脾也,換言之,飲食不為生精造血長肌肉,若僅只是脾弱不運,何至手足厥逆不溫?

注:嚴用和之《濟生方》(西元1253年)成書于李東垣之《脾胃論》(西元1249年)之後。

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却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做利也。

“厥而心下悸者,寒水凌於心下也。此以茯苓甘草湯,與理頗是,但其力薄,恐不勝任,莫若用苓桂朮甘湯重加附子為妥。”《傷寒恆論》可見鄭欽安此論早深知厥而心下悸,非比尋常矣,更深諳附子之能。而附子即能逐水而治水矣。

煩躁不得眠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

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

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陽欲盡而煩,陰氣極而躁也““不見陽煩,但見陰躁,則有陰無陽矣,況又脈不至乎?”“躁不得臥者,陰極而虛陽受迫,陽氣將絕而躁擾不得安寧。”“陽衰則脈微,陰盛則厥。蓋寒邪肆逆,陽氣衰微而不能充貫于四肢也。至七八日之久,陰邪愈甚,陽氣愈衰而周身之肌膚皆冷。其人發陰躁,無片刻暫安時者,此為寒邪直入中臟,臟受寒邪而發厥也。為至危之候,即外炙厥陰,內投四逆,若陽氣不回,則亦死矣。”《傷寒溯源集》

“厥證以利止驗陽復,厥利不退,躁不得臥,孤陽已散矣。”“陽去入陰,…。陰盛則躁煩等證,定相繼而見。”“晝日煩躁不得眠,虛陽擾亂,外見假熱也。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陰氣獨治,內系真寒也”“溫法原為陰寒而設,顧真寒類多假熱,凡陰盛格陽,陰證似陽等,皆少陰中蠱惑人耳目處,須從假處勘出真因,方不為之率制,如吐利而見厥冷,是胃陽衰,而腎陰并入也,誰不知為寒者,顧反見煩躁欲死之證以誑之。不知陽被陰拒,而置身無地,故有此象。”《傷寒論後條辨》

“傷寒厥陰病,發熱應利止。今發熱而利不止,則熱非陽升邪散之象,乃陽微為陰所逼,上越之兆也。及熱後復厥,自必下利如故,遂至陰躁不得臥之證見,即前所謂無暫安時也。此有陰無陽,厥不能復還之證也。”“皆失于破陰升陽,扶陽益氣之故”“在三陰,厥陰經邪入,為陽陷入陰,不能升少陽透表,則為厥不能還之厥陰,必陽盡而死。”“傷寒厥陰病診之脈微,法當陽升發熱,乃反厥者,則非陽升之微,而乃陽衰之微也。再驗之于證,七八日之久,不止手足冷逆,而且膚冷,其人反躁,無暫安時,則又非熱氣有餘,而為熱氣不足也。…作躁者,陰獨無侶,求陽不得,故躁擾無息時,即陰躁也。知此,則厥非陰陽不順接之厥,乃臟寒陰盛,有陰無陽之厥也。凡煩,屬陽屬心,而躁屬陰屬腎。此臟乃腎家陽衰欲絕,陰寒孤擾”“喻(喻嘉言)注謂:見此即宜主以四逆回陽安躁,誠為能明仲師之法者乎!”“凡臟厥為真寒,除四逆回陽,無二治也。”《傷寒論本義》

“陽盛則煩,陰極則躁。煩屬氣,躁屬形。煩發于內,躁見于外,形從氣動也。(陰由陽之動)時自煩,是陽漸回;不煩而躁,是氣已先亡,唯形獨存耳。”《傷寒論注》

“少陰病,陽氣不行於四肢,故四逆;陽氣不布於周身,故惡寒而身踡;陽氣不通於經脈,故脈不至。且不見心煩而惟見躁擾者,純陰無陽之中忽呈陰證似陽,為火將絕而暴張之狀,主死。”《傷寒醫訣串解》

“手足厥冷者,陰寒內盛也;煩躁欲死者,虛陽擾亂也”“躁不得臥,腎中陽氣越絕之象也。大抵下利而手足厥冷者,皆為危候,以四肢為諸陽之本故也。加以發熱(假熱)躁不得臥,不但虛陽發露,而真陽亦已爍盡無餘矣,安得不死乎?”《傷寒纘論》

“不躁而時自煩,是陽和漸回,故可治;不煩而躁,是五臟之陽已竭,唯魄獨居,故死。故少陰以煩為生機,躁為死兆。”“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是陰極而發躁也。”“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不煩而躁,四逆而脈不至者死。”“小便數、少者可治,自利煩燥,不得臥者死”《傷寒論翼》

“臟厥者,腎臟之陽絕也。”《傷寒經注》

陰寒上逆之煩躁不得臥與腎火上攻於心之黃連阿膠湯證迥異,一為陽衰陰躁厥逆;一為陰虛陽煩火熾。一需補火益陽以制水;一需制火滋陰以救腎水。而,黃連阿膠湯證實乃真寒反為假熱之誤判,根本不曾存在。

換言之,陽邪暴虐,傷犯真陰,心相無制之心腎不交“下焦水陰之氣不能上交於君火,故心中煩;上焦君火之氣不能下入於水陰,故不能臥。”乃是有陰無陽之亡陽於夏季氣溫炎熱所出現的假象。陰虛水淺,龍不蟄藏飛騰於上乃是無知妄論,厥逆躁不得眠豈可以陰虛論治。

“一假陽證,則是獨陰自治於陰分,孤陽自擾於陽分,非相勝乃相離也。”《醫宗金鑑》陰盛於下,逼陽浮而外越,龍相上騰興雲肆逆之假陽之火也。

“虛陽擾亂,故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非吉兆也,只以入夜純陰用事,而衰陽欲燥擾不能也。”《傷寒尋源》

“陰躁而見於晝日,是陽亡在頃刻矣。當急用生乾薑助生附子,純用辛熱走竄,透入陰經,比四逆之勢力尤峻,方能驅散陰霾,復渙散真陽,若猶豫未決,必致陽亡而後已。”《絳雪園古方》手淫亡陽非寒邪外入,客氣留戀不去,亦非下後復汗,太陽壞病轉屬少陰。“陽氣一虛,陰邪自盛,不必外入之邪而後成也。陽邪必由陷入,陰邪則不必也。如日麗長空,則陽和溫暖,至金烏西墜,則遍界陰寒。自然之理,何必外來?”“若太陽寒邪在表,則當有汗出邪出之論,若少陰寒邪在里,但復其陽,陽回則陰寒自消,猶東風解凍,大氣一至,堅冰自泮,又何邪出之有哉?”《傷寒溯源集》邪非外來,寒非外客,故無須橫散之乾薑解外。更何況,附子自身即寓發散于溫補之中。請參見:附子治感冒是邪论?

陰則濕聚,濕乃生于寒,破陰鎮陰自能散寒祛濕亦無須乾薑躁濕來礙矣。

陽氣由命門而出,體內之寒氣乃是命門陽火衰微,薄暮西沉,焰殘燈枯,寒自內生。寒則聚濕,是下焦無火不能氣化寒濕水氣而出,非客寒也。破陰回陽火升,則如紅日當空,豔陽光照,陰凝膠固之濕濁寒氣,自爾飛灰湮滅。群陰盡斂也。溫經散寒是由自體體溫升高,蒸散自身寒濕來達成。要將水從液態轉換成氣態需要非常大的能量,因此每當有水分或寒濕水氣從體表蒸散,同時就會有從體內傳抵的熱能以促成此過程。

獨用附子是四逆湯、乾薑附子湯的進階終極應用,復所有薑附輩所不能復之陽。乾薑之于薑附輩乃作為降解附子毒性而存在,非能助附子發熱,斂浮戢越,迎陽歸舍,引火歸元。今附子自能經由「水解」而完全去其毒性,故無須畫蛇添足。

“附子充益火大,力堪再造,主束生陽,以利關機”《仲景傷寒論疏鈔金錍》附子單騎而入,悍御陰凝,直破陰霾,追復渙散真陽,則陽和躁寧也。

悸動脈促(心搏過速)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可炙之。

“所謂脈促者,非結促之促,乃短促之促也。陰邪太盛,孤陽不守,故脈作虛數而短促,當急救其垂絕之虛陽,故云可炙。”《傷寒溯源集》

注:結促之促乃催促,“促,催促也,與短促不同。陽行健,故盛則促;陰行鈍,故盛則結。”《傷寒論條辨》

“脈促而厥,此乃陰盛覆陽之厥也,炙之使溫從膚入,則陽向表宣”《傷寒論後條辨》

“然有陰盛之極,反假現數中一止之促脈,但陽甚者,重按之指下有力,陰盛者,重按之指下無力。傷寒促脈,知其陽盛之假;手足厥逆者,知其陰盛之真。”《傷寒醫訣串解》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脈來緩者,一呼一吸不及四至也。時一止者,暫有停止不相續也;復來者,暫一止而復來也。此緩而時止,乃陰氣有餘,陽氣不足,故此名為結脈。”《傷寒論集注》

“還者,如人之出外而復還于家也。夫脈之行,一息四至,來者為陽,去者為陰,此去彼來,陰陽交會,循環不息。《辨脈篇》曰,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曰,陰盛則結。若脈來緩,不及四至,時一止而復來者,是陰氣結而陽氣不能相將,此名曰結。然不特緩而中止為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是陰氣固結已甚,而陽氣不得至,反與陰爭,故小數而動也,亦名曰結,此為陰盛也。夫結脈之時一止而復來者,時或一止,無常數也。今脈來動而中止者,止有常數也,不能自還者,去而不能來也,因而復動者,陽不能至而陰代之也,此名曰代,惟陰而無陽也。代者,更代而交代也,此臟氣頃危,陰陽離隔之象,故曰得此脈者必難治。”《傷寒直解》

故而結代二脈皆陰也,陰脈也。陰脈見,真氣虛衰,內虛而不能相續也。不能自還者,是真氣衰極,名曰代陰。“代陰尤為真氣消亡之候”《傷寒經注》

代脈更是陰陽離決之危象也。真氣不能相續,惟陰無陽,真氣消亡,正氣大虧者,亡陽也。心動悸者,心下築築惕惕然,動而不自安也。真陽內虛,心氣不寧,心陽不振而震驚恐怖也。溫經復陽,追復真氣為第一要務,豈是滋養真陰,回枯潤燥之炙甘草湯所能復脈追復元氣。

“水停心下,甚者則悸。飲水多者,心下必悸。真陽虛憊,陰寒在里,無火以制水,水液不行,停蓄心下,所以築築然而悸動。少陰腎也,腎者水也,主乎水者,生陽之火也。火衰不能制水,水寒用事,濕聚飲停,腎病也。”

“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為真氣內虛而亡其陽。”《金鏡內台方議》

“心下悸云云者,心陽不安則悸。”《中寒論辨證廣注》“少陰之氣,水氣也。心屬火而水乘之,故悸。”《傷寒貫珠集》

“心下,指膈間言,心火從包絡下抵膈間,由肺入連綱,乃下行入氣海,今其心火不能布于膈間,故心下悸。”“心煩是血虛,心悸是陽虛,心亂是陽氣飛越”《傷寒論淺注補正》

“心下悸是虛悸,有怯怯饑餒之形,陽氣之外馳也。”《傷寒尚論辨似》

心火不能布,責其無火也,心陽不振也。“心下悸者為陽虛,輕則心搖搖如懸旌,重則避光明而就幽暗。”清‧胡嗣超之《傷寒雜病論》

避光明而就幽暗之人格傾向正是手淫亡陽者不可言說,苦不堪言之心中之痛。寒本先之,濕乃後著,水乃停蓄。濕聚飲停,水停心下,因而眩悸動築,皆下焦無火,腎中無陽,致而心陽不振怵惕惊駭,神虛畏怯也。所謂亡陽神散也。附子之能逐水祛濕而鎮其神,鎮惊寧神,乃是陽回氣暖,陰氣得煦,東風解凍,而水泉奔流下趨也。

“痙者,強也,其病在筋”《金匱要略心典》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也。

項背強急、獨頭動搖、口噤不得語,四肢痙孿抽搐(抽筋)、角弓反張為主證。主證者,典型症狀,典型之表現也。

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

“蓋病有太陽風寒不解,重感寒濕而成痙者,亦有亡血竭氣,損傷陰陽,而病變成痙者。” 《金匱要略心典》

何謂亡血竭氣?亡血者,如本文前述,皆指涉亡陽。竭氣者,元氣衰竭也。

“亡血者,陰虛也,陰虛當發熱,何得復厥?其矛盾不能自解爾。”舒詔‧《傷寒集注》手淫者血隨精泄,頭暈目黯,若為亡血,何能手腳冰冷?何能陽痿不振?亡血實為亡陽也。

“脈者,血之府也。蓋氣非血不附,血非氣不行,陽氣既已虛衰,陰血自不能充實。”《內經‧素問》

“夫脈為血之府,而陽為陰之先,故欲續其脈,必益其血,欲益其血,必溫其經。”《傷寒貫珠集》

“陰不能自強,當依陽氣以為用。”《傷寒尚論辨似》“夫陽虛者,陰必弱”《傷寒論三注》“陽虛陰血自爾不足”《傷寒論後條辨》“唇亡則齒寒,陽亡則陰及”《傷寒貫珠集》“陽氣破散,豈有陰氣不消亡者乎?”《傷寒纘論》“陽旺則能生陰血也”李東垣

“榮血無非氣化,亡血亦氣虛也。脈浮而大,浮為氣實,大為血虛。虛則誠虛(真虛),而實則假實。陰不足而見陽實,如真陽實自能化血,焉有血虛者乎?…如果真實,血何以日薄?肉何以日消?…(迨至)上厥下竭,方知里虛是真,衛實是假,其人已大便如污泥不可治矣”《傷寒論本義》

所謂亡血,乃陽先亡也。故溫其氣,救其陽,即能補其血矣。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太陽病,發汗太多,則亡陽。《內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陽微不能養筋,則筋脈緊急而成痙也。”《注解傷寒論》

“痙者,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發癲之狀,搖頭馬鳴,腰反折,須臾時發,氣息如絕,汗出如雨,時有脫。”《備急千金藥方》

亡陽則汗出不止,淋漓不斂。“氣息如絕,汗出如雨,時有脫”非亡陽更何所指?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

“《金匱要略》云「痙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今不弦緊而沉細,是病太陽之表而得少陰之里脈,故《要略》云「為難治」。”《傷寒直解》

“太陽病發熱,脈當浮大,脈若沉細,兼少陰也。”《醫宗金鑑》

病太陽之表而得少陰之里脈者,意謂,雖是太陽之表証,而實乃病在少陰之里也。即程應旄之謂:“既已亡陽,雖太陽病亦屬少陰矣。”

“少陰臟中重在真陽,不回陽則邪不去。”《傷寒論三注》

治惟回陽救里一途,故曰難治。里氣振興,不治表,而表自解矣。

“脈反見沉細者,因邪不獨在太陽之表也。大凡沉則在里,沉則為寒,細則為虛,細(虛)則為寒,脈沉而細,當為寒邪在里矣。而外猶發熱,邪氣尚在太陽之表,則表里皆有風寒邪氣,浸淫于皮膚筋骨臟腑經絡之間,非若中風傷寒之邪,先表後里,以次傳變之可比,乃邪之甚而病之至者,故謂之痙,乃難治危惡之證也,所以《金匱》此條之下有「為難治」三字也。”《傷寒溯源集》

“脈沉細者,濕勝而致痙也。病發熱,脈當浮數,而反沉細,知邪風為濕氣所著,所以身雖發熱,而脈不能浮數,是陽證見陰脈,故《金匱》指為難治也。治此者,急宜麻黃附子細辛湯溫經袪濕,勿以沉細為濕證之本脈而忽之也。”《傷寒纘論》

“中風有汗,誤汗過多,經虛亡津,即是亡陽。蓋陽氣者,柔則養筋,經虛失養,因而成痙,證似風邪,乃因汗而致虛,因虛而致燥,又非栝蔞桂枝湯之所能治也。必仿誤用大青龍湯發汗亡陽之法,真武湯、朮附散以救療之也。”《傷寒論條辨續注》

命門火衰,殘焰奄奄,內寒濕自生而凝聚。寒濕非天之雨露,地之水潦,久坐濕地,汗出入浴,過食冷物…等等外因所致。非外在濕邪入侵或客之留戀。來路既是內寒,則惟溫經復陽,自體升溫加熱,方能蒸散破解之。捨本逐末于利濕祛濕燥濕等對策上著力必將徒勞無功,因為寒濕本質上乃非濕也,而是寒。

諸痙項強,皆屬于濕”“諸暴強直,皆屬于風”《素問‧至真要大論》

痙證的主要病機,無論內傷外感,一般咸認為是陰虛血少、筋脈失養所致。然而《傷寒纘論》的張璐與《傷寒論條辨續注》的鄭重光二人不愧是傷寒好手,于一眾以葛根湯、栝蔞桂枝湯等生津潤枯,榮津徹熱,濡養筋脈解外,因循膠柱俗見,經云亦云庸醫中,獨排眾議,力主重用附子之麻黃附子細辛湯、真武湯、朮附湯。實乃深諳“用生附者,取其麻烈之味,兼秉風性,能追風也”及“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之至理。不過,里虛至極之陽證見陰脈,已非麻黃附子細辛微發汗所能破陰回陽而復脈。因為亡陽不可發汗也。亦非真武、朮附湯,附子為祛濕利尿行水所掣肘羈絆雄入之劑所能鎮痙。

注:鄭重光(西元1707年撰著《素圃醫案》)是火神鄭欽安(1894年撰成《傷寒恆論》)之前頗負盛名,精於駕馭附子之名家。

痙證是一神經系統症狀,以角弓反張為主要表現。項背強急,肌肉痙攣、下肢抽筋因而呈現出身背反折角弓反張情狀。病毒(風邪)、細菌(濕邪)感染,破傷風(破傷風桿菌),腦膜炎…皆能引起高熱驚厥致痙。腦膜炎的致病物有許多種類,例如嗜血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結核桿菌、腦膜炎球菌等。腦膜炎症狀的表現以「痙」為其中一主要症狀,但中醫的「痙」並不能區別不同致病因所引起的腦膜炎,致病因的區別須靠腦脊液(CSF)檢查,細菌學檢查等來鑑別之。

痙病病機關鍵由來被視為津傷血少因而筋脈失養所致,是只看到高熱發燒,便視項背強急几几然,肌肉痙攣、下肢抽筋這些形似筋脈枯乾乏澤緊張拘急表象是陰津耗傷,精血枯竭,病深熱極而失於更精微的陰陽細審辨證。項背強急,肌肉痙攣、下肢抽搐等等,也即是角弓反張背反折,亦是手淫亡陽者極為典型的症狀,越夜越易觸發,以實治虛,陽亡治以陰竭,陰邪以風陽論處…等等誤治,即可能誘發不可收拾之變。如中風昏仆,偏枯偏廢而形成痿證。

痙病有炙瘡,難治

“有炙瘡者,膿血久潰,穴俞不閉。樓全善云:即破傷風之意。蓋陰傷不勝風熱,陽傷而不任攻伐也。故曰難治。”《金匱要略心典》陰傷不勝風熱?風暑濕熱疫毒之邪自口鼻或創口侵入人體,疾病的發展取決于機體本身的抗病能力,破傷風之傳染好發于幼兒及老人,腦膜炎好發于嬰幼小兒,中風則是老人的常見疾病。外因雖是致病的主要因素,而素體寒極陽亡或類亡陽則恐怕才是發病的基礎。

注:几几然乃拘急強(僵)直之義,如茶几木屐之几,“按《詩‧幽風‧野狼跋》云,赤舄几几。見項強拘強之狀,若作鳥羽釋,則几當音殊而于拘強之義,反不切矣。”《證治準繩》舄者履也。重木底鞋也。古時帝王尊貴大臣所穿之木底厚鞋。

濕,風濕、寒濕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頭汗者,真陽發露,虛陽浮而飛越上軼也。虛陽欲亡而上奔也。亡陽頭汗出,陰寒勝故脊背強直,欲得被覆向火以取暖。“凡陽氣不達之處,陰氣從而填之,則為滿。”《傷寒論後條辨》筋脈寒則收引,得炅則縱弛。舌上白胎,渴欲得水,而不能飲,丹田有寒,真元無火以化氣也。苔垢腐膩得爇而融,命火熾則寒水蒸騰而上行潮潤口舌。所謂下焦(無火)不蒸,則氣液不得上騰也。汗出亡陽,膚涼肢厥,腎冷如冰,欲得向陽向火,溫炙神闕、關元、氣海猶恐不勝其任,破陰猶恐陰邪堅結,陽氣難伸,何能丹田發熱?小便不利更非濕熱淤滯于下,乃腎寒膀胱關元無火不能氣化而出也。“亡陽則命門無火,下焦無氣化之用,所以小便不利也。” 下焦有火“則蒸動其水濕之濁氣,滲入膀胱而為小便。”《傷寒溯源集》“下焦者,別回腸,注於膀胱而滲入。”“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內經》人身以陽氣為主,而真陽實根柢于下焦命門,下焦之陽虛而散亂浮游,未有不守定真氣而能建功。〝陽氣上軼者,必從下鎮,陽氣外溢者,必從內斂。〞《傷寒論後條辨》召返虛火歸元,頭汗嘎然而止。召者,招之引之,使得還其舊宅者也。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于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亡陽漐漐汗出不斂,惡風畏寒,午後潮熱潮紅,久傷取冷則真火為飲為水所橫,體溫狂降,真陽虛憊更形惡化。日晡所(下午三點至五點)陽氣逐漸削弱,陰氣漸而獨勝,氣虛發熱因而浮現,夏日午後熱勢尤其顯著。“純陰主令,自是四逆湯證”《傷寒論後條辨》虛有寒意,氣虛者,氣怯陽虛也。“日晡而陽氣衰,陰氣盛,濕為陰邪,故至旺時而甚也。”《傷寒直解》

風濕相摶,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與桂枝附子湯主之”“風濕相摶,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何以重用附子?甘草附子湯重投二枚,桂枝附子湯甚至用到三枚之多,無他,乃因陽氣不充,濕自著內流注,非通行十二經,無所不至之附子不足以溫經,搜剔經絡關節留著濕邪,蒸散之也。濕與風“本乘陽虛而來者,入而遂相搏為害,仍是陽微不能御之之故也。身體疼痛,不能自轉側,則兼身重矣。”“風濕二者為病,而濕尤可虞也。蓋其人亦必陽氣衰微,斯濕得中之,于周身營衛之間,而不能推布。”《傷寒論本義》濕為陰邪,寒亦陰邪,然;必陽氣衰微,濕方得自生而聚也。里陽不振,不必別有外氣之寒濕相中,自能孳生濕邪受潮,寒氣森森。這就猶如寒冬陰冷之房間,雖無連綿陰雨空氣潮濕,亦濕氣凝重瀰漫。冬陽射入,空氣對流,無須除濕,濕亦自爾灰飛煙滅,為陽和之氣蒸散而消褪無蹤矣。故寒濕二陰邪,實為一也,其本在寒。易言之,寒濕非濕,乃是寒也。風濕亦如是。里氣一振,風自遠颺,但治里,風自解。因為,陰脈見,雖太陽亦少陰也。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

自能飲食,腹中和乃中焦脾胃無病也。必飲食如故,無陽邪也。脈大是假規模,大須從有力無力討分曉。脈虛大重按則無,大且為虛,浮而虛大者,陽已無根,陽微虛弱至極也。寒濕遏于頭者,清陽不升濁陰阻遏使然,虛陽上奔,故而頭痛。虛陽內斂下行,引火歸元,命火揚熾,氣化蒸騰,升則升;降則降,鼻塞、頭痛乃愈。手淫亡陽者,惡風畏寒,不欲去衣,陰邪自盛,寒濕自聚,有絕大比例皆有經常性鼻塞的困擾,以單用附子急急回陽破陰,疾馳經絡,寒氣濕邪蒸散,鼻塞即解。

中暑中暍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中暍,中暑也。汗出惡寒,則汗為冷汗,虛汗,絕汗也。“汗出者,必陽氣充于內,而後溢于外”出汗乃機體有熱,調節體溫以散熱之機制,故汗出而熱解。汗出熱越而熱不解,則熱是假象也。陰盛格陽之虛陽外浮,不歸也。“大汗出,則熱當去;熱反不去者,亡陽也。”請參見前述。

冷汗外泄,即是陽氣外脫,疾馳散佚,散功也。身熱為里寒甚極,外爇炅然反撲傳導入身也。渴者,內真寒,無陽以化氣上潮而現假象,虛渴也。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小便已,洒洒然毛聳,體熱瞬間由溺溲出亡,膀胱腑陽急遽驟亡,故洒然汗毛直豎,倒抽冷氣寒顫也。陽氣洩于下也。陽氣內虛,不溫于四末,故手足逆冷。熱是假熱,寒是真寒。脈弦細芤遲,元氣伏潛難出,真陽衰敗至極也。陰脈也。齒燥者,死水氾濫陰極發燥之假渴也。發汗則惡寒,汗出亡陽。溫針則發熱,外入之熱遲遲難以沉入命門也。下之則真元陽氣暴虛,小便淋濁白渾也。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脈微為無陽,陽氣欲絕之先兆也。易言之,無元氣足以鼓動血氣脈動,陰脈也。“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身熱者,陽熱盛極,從胃而布于肌肉也。汗自出者,津液受熱,從胃而蒸出膚表也。不惡寒反惡熱者,胃中陽亢,不得陰氣以和之,為燥熱所苦也。”《傷寒論後條辨》

中暍若果是陽證,“陽盛者,其人少水多火”則陽熱汗出,該當“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豈會汗出惡寒,小便已洒然毛聳,脈微弱乎?又,陽證而見陰脈亦死也。

夏月傷冷水者,與久傷取冷義同“良由暑迫,飲之過多”也,《傷寒論條辨》“過饕水寒之快胃”也,《仲景傷寒論疏鈔金錍》夏月外溫高,急于喝水飲冷降溫解熱,致令暴飲過多,中寒水泛,機體失溫,陽氣低微衰亡,輕者孱弱,頭痛、暈眩、無力,心悸動築、呼吸短促、飆冷汗,虛羸不起;重者昏厥仆倒。這即是所謂的中暑中暍,實是亡陽中寒。

單用附子逐水,燃旺命火,升高體溫以適外在亢熱,雖勞役奔馳烈日,天令亢極,亦無由以傷人。體內深處核心溫度高於外在環境,天令雖亢,機體恆處于散熱機制中,何能中暑?反之,若體溫遠低於外在亢熱,則炎暑蒸熱高亢熱浪反將直撲向虛寒之人,以致表之里,肌腠間飽含之氾濫水氣沸騰,燠熱難當而昏聵眩冒虛脫,甚至仆倒斃命。高溫恆向低溫傳導也。這即是所謂暑邪之真相。中暑身熱昏仆,實乃命門無火,體溫過低,陽氣暴亡,引發心肺腎等多重器官衰竭也。

“所謂夏月有四證:傷風、傷寒,脈證互現;中暑、熱病,疑似難明。若脈緊惡寒,謂之傷寒;脈緩惡風,謂之傷風。脈盛壯熱,謂之熱病;脈虛身熱,謂之傷暑。以此別之也。”《傷寒全生集》脈虛而傷暑者,傷于中寒,亡陽也。

…未完待續

…未完待續

腹證奇覽 

腹證奇覽

注解傷寒論 

注解傷寒論

傷寒來蘇集

傷寒來蘇集

傷寒溯源集

傷寒溯源集

傷寒論條辨

傷寒論條辨

尚論

尚論

傷寒六經辨證治法

傷寒六經辨證治法

絳雪園古方

絳雪園古方

傷寒集注

傷寒集注

傷寒論本義

傷寒論本義

傷寒論後條辨

傷寒論後條辨

傷寒論後條辨整理與研究

傷寒論後條辨整理與研究

傷寒論淺注補正

傷寒論淺注補正

傷寒醫訣串解

傷寒醫訣串解

辨脈法平脈法 講義

辨脈法平脈法講義

傷寒貫珠集

傷寒貫珠集

傷寒恒論

傷寒恒論

金匱要略廣注 

金匱要略廣注

許叔微醫學全書

許叔微醫學全書

傷寒大白

傷寒大白

醫門法律

醫門法律

辨脈平脈章句

辨脈平脈章句

素圃醫案

素圃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