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女問彭祖曰:人年六十,當閉精守一為可爾否?彭祖曰:不然,男不欲無女,無女則意動,意動則神勞,神勞則損壽。若念真正無可思而大佳,然而萬無一焉;有強鬱閉之,難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濁,以致鬼交之病。〞陶弘景《養性延命錄》
〝黃帝問素女曰:今欲長不交接,為之奈何?素女曰:不可。天地有開闔,陰陽有施化,人法陰陽,隨四時。今欲不交接,神氣不宣布,陰陽閉隔,何以自補?練氣數行,去故納新,以自助也。玉莖不動,則辟死其舍。所以常行,以當導引也。能動而不施者,所謂還精。還精補益,生道乃著。〞《素女經》
〝采女云:何以有鬼交之病?彭祖曰:由于陰陽不交,情慾深重,即鬼魅假象與之交通。與之交通之道,其有勝自于人。久交則迷惑,諱而隱之不肯告,以為佳,故至獨死而莫之知也。若得此病,治之法,但令女(綺夢中之女人或女鬼)與男交,而男勿瀉精,晝夜勿息,困者不過七日必愈。若身體疲勞,不能獨御者,但深按勿動,亦善也。不治之,煞人不過數年也。…怨曠之氣,為邪所凌,后世必當有此者。〞《玉房秘訣》
鬼交,或云夜夢中與女人相交,乃孤寂無偶,情志不伸,陰陽不交,怨曠之氣兀自焚燒,綺夢紛紜,美女入夢來雲雨,頻頻遺泄,精盡枯槁的疾患。也就是夢遺或遺精病。鬼交此一概念,日後及千百年後為六朝誌怪與聊齋誌異等作者天馬行空地發揮異想,創作了許多淒美人鬼戀,文弱書生愛上妖的故事。文人多亡陽,氣微欲熄,〝脫陽則見鬼〞《難經》。遺精、漏精、夢遺、鬼交之病因,非心腎不交,乃是陰陽不交也。非人鬼殊途,乃是陰陽相隔;男女閉隔也。
注:采女相傳上古擅長房中術仙女,據傳她在殷王時曾問道于彭祖,殷王又曾師事之學御女術。彭祖《葛洪‧神仙傳》載:彭祖,帝顓頊之玄孫。顓頊乃黃帝之孫。善補養導引房中之術,至商末世,已七百六十七歲而不衰老。其壽八百餘歲。〝按《彭祖經》云:其自帝嚳,佐堯,歷夏,至殷為大夫。殷王遣采女從受房中之術,行之有效,欲殺彭祖,以絕其道,彭祖覺焉而逃去。去時年七八百餘,非為死也。《黃山公記》云:彭祖去後七十餘年,門人于流沙之西見之。非死明矣。〞《抱朴子》〝上古有大樁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莊子》五伯即五霸。指春秋時的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五位霸主。彭祖得道後,從虞舜時代一直活到春秋時期。
陶弘景這段話是說:采女問彭祖:人年至60歲,應當閉塞精戶,以守護真元之氣,是否可以如此?彭祖答曰:不可。男人不應當沒有女人,男人無女人,慾念就會興起;慾念興起,就會使精神勞累,精神勞累,就會減少壽命。如果心里真正沒有可想望的男女之事,就最好不過了,但這樣的人,萬人中也找不到一個;如果有人要勉強閉塞精戶,很難把持而容易失敗,其結果會使人遺精尿濁,而患上夢中與鬼相交的疾病。
〝彭祖曰:凡男不可無女,女不可無男。若孤獨而思交接者,損人壽,生百病,鬼魅因之共交,失精而一當百。〞《養性延命錄》
〝男不可無女,女不可無男。若孤獨而思交接,損人壽,生百病。又鬼魅因之共交精,損一當百。〞《千金方》
男人不應沒有女人,無女人,慾念就會興起,孤獨而思交接。江山如此多嬌,放眼盡是性感辣妹,熱褲薄紗,腳踝腳趾裸陳,美腿蜜尻如林,如蘭之芬芳吐氣就在身邊,能心如止水無波者萬中無一,強行〝閉精守一〞,除非茹素品茗,瓜果寒泉不斷寒化血肉之軀,老二廢而成胯下墜飾的活死人,很難把持坐懷不亂,圍堵情慾之結果就是決堤而潰不可收拾,慾火焚燒燎原,不來一槍無以澆熄焚身慾火以平復,以致患上綺夢紛紜,夢與鬼交,遺精尿濁的疾病。春夢連連,遺精夢洩,尿濁精滑,正是〝陰寒精自出〞〝精氣清冷〞之虛勞病也,這不就是古人以含蓄之言隱喻手淫傷身之論?手淫打一發,〝失精而一當百〞也。猶如頻頻施洩失精百次一樣的嚴重。
〝黃帝問素女曰:吾氣衰而不和,心內不樂,身常恐危,將如之何?素女曰: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傷于陰陽交接之道爾。夫女之勝男,猶水之滅火。知行之,如釜鼎能和五味以成羹臛,能知陰陽之道,悉成五樂,不知之者,身命將夭,何得歡樂?能不慎哉!〞《素女經》
〝氣衰不和,心內不樂,身常恐危〞不就是亡陽之抑鬱不樂,怔忡、怵惕、惊悸,惕惕然善恐如人將捕之?〝女之勝男,猶水之滅火〞男人欲火焚燒,女與之交,則火為之熄,不就是意謂欲火之平復,端賴陰陽水火既済以潛降?若心情貪欲,不得陰陽既濟,強助以手,則將虛火炎烈而真陽發露,永不得安寧而夭亡。〝既濟的意思是已經完成,被看成是性結合的象徵。由坎(水)、離(火)二卦重疊而成。既濟卦表現男女之間的完美交融,這種交融是雙方相互完成的。〞《秘戲圖考》黃帝這段提問,恐怕是古人暗示兀自焚燒,手淫亡陽證—氣衰不樂,身常恐危,身命將夭。歷史上最古老的文獻記載。
而女人〝陰精先竭,其處空虛,以受風寒之疾。或聞男人與他人交接,嫉妒煩悶,陰氣鼓動,坐起悁恚,精液獨出,憔悴暴老,皆此也,將宜抑慎之!〞《玉房秘訣》則是一則古人對於女人手淫亡陽的珍貴文獻。認為女陰之陰冷,肢厥身常冷等風寒之疾與交合時未配合男人氣至相應即行泄精,致陰精先竭有關,又言,聞男人與他人交接,妬火中燒,孤寂煩悶,以致陰氣鼓盪,精液獨出。精液獨出不就是暗示無男根相應配合而兀自泄精?其後果就是憔悴暴老,而風寒之疾亦不脫其緣由矣。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莊子》
精液〝妄施而廢棄,損不覺多,故疲勞而命墮。〞手淫妄施精液,耗散天真之氣,先天賦予的真氣,〝肉理空踈,髓腦不實,內已先病〞,〝譬如枯朽之木,遇風即折;將崩之岸,值水先頹。〞成為亡陽廢人。
〝黃帝問素女曰:道要不欲失精,宜愛液者也。〞〝夫陰陽之道,精液為珍,即能愛之,性命可保。凡施瀉之後,當取女氣以自補。〞從女人之唾液及女陰泌出的愛液中吸取其精氣而補回失去的元氣。〝采女問曰:交接以瀉精為樂,今閉而不瀉,將何以為樂乎?彭祖答曰:夫精出則身體怠倦,耳苦嘈嘈,目苦欲眠,喉咽干枯,骨節解堕,雖復暫快,終于不樂也。若乃動而不瀉,氣力有餘,身體能便,耳目聰明,雖自抑靜,意愛更重,恒若不足,何以不樂耶?〞《玉房秘訣》
〝男人的精液是他至為寶貴的財產,是他的健康甚至生命的源泉;每次射精都會損傷元氣,除非獲得等量的陰氣來補償。〞亦即男人通過與女人陰陽交接,從其身上吸取陰氣(女人之精氣)而獲得補償。〝對于一個男人而言,手淫是被斷然禁止的,因為這意味著徒失精液。〞《秘戲圖考》
〝精。古人所謂精與西方醫學所謂精有兩大不同:第一,它既可指射出體外的精液,也可指存于體內的精氣,即尚未形成精液的各種精華之物,特別是先天所秉的生命力。《十問》把後者叫「脧氣」;第二,它不僅用於男性,也用於女性。《合陰陽》有「男之精」和「女之精」的說法,特別是指女性生殖器的分泌液。現代性學家或稱之為「愛液」。〞《中國方術正考》
精液之珍貴,施瀉之後,當取女氣以自補,性愛交接猶戒慎乎其所瀉,兀自手淫,妄施而廢棄,耳苦嘈嘈,骨節解堕,必所當然矣。
「或年老為道而得仙者,或年少為道而不成者,何哉?」
「彼雖年老而受氣本多,受氣本多則傷損薄,傷損薄則易養,易養故得仙也。此雖年少而受氣本少,受氣本少則傷深,傷深則難救,難救故不成仙也」
受氣本多,秉受的真陽之氣多;受氣本少,元氣衰亡真火式微也。亡陽也。
〝修道晚暮,而先自損傷已深,難可補復。補復之益,未得根據,而疾(很快地)隨復作所以剋伐之事。亦何緣得長生哉?〞
先自損傷已深,難可補復不就是意指傷及先天真氣,無可逆轉恢復?既未能或無法從根本上補救,恢復人身之真氣,而很快又去做那些損傷真陽,剋伐真氣的事(手淫),豈可能長生呢?
〝人復不可都絕陰陽不交,則坐致壅閼之病。故幽閉怨曠,多病而不壽也。任情肆意,又損年命。…萬無一人為之而不以此自傷煞者也。〞〝陰陽不交,傷也。〞《抱朴子》陶弘景亦曰:〝 陰陽不交傷人〞 古人所謂之〝陰陽之患〞也。
〝養生以不傷為本。或問曰:「所謂傷之者,豈非淫欲之閒(男女房事)乎?」抱朴子曰:「亦何獨斯哉?然長生之要,在乎還年之道。上士知之,可以延年除病,其次不以自伐者也。…」〞
還年之道者,陰陽交接合氣之房中術也。法于天道的陰陽合和,知其道者,上士延年除病,其次不以自伐自戕,避免于自爽自伐也,易言之,懂得陰陽之術,即能免於自我損傷而亡陽。
〝不知陰陽之術,屢為勞損,則行氣難得力也。〞不知陰陽之術,不知手淫重創真陽致亡陽,不知寶精還年之道,屢屢妄施精液,縱然食氣煉氣功亦難補救傷損,攻治眾病矣。
〝命本者,生命之根本,決在此道。雖服大藥及呼噏導引,備修萬道,而不知命之根本。根本者,如樹木但有繁枝茂葉,而無根本,不得久活也。命本者,房中之事也。故聖人云:欲得長生,當由所生。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養生,不能用之者,立可死矣。〞
〝若欲延年少病者,誡勿施精,命夭殘〞
〝夫形生愚智,天也,強弱壽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養性延命錄》
〝我命在我不在天〞葛洪及陶弘景兩人皆提及。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老子》
人本可長生,卻自己踏入死路;人欲求生,百般注重養生,行為卻反其道而行,悖逆自然,自伐自戕自煞,戕賊自己雖全因手淫無害論之錯誤知識所賜,但遲遲不肯回陽戒斷自煞,縱有度世金丹亦難翻轉命運活出新生命。要不要回陽是自我人為因素,非由自然也,我命在我不在天。
「性」之一事,〝長谷之山,杳杳巍巍。玄氣飄飄,玉液霏霏。金池紫房,在乎其隈。愚人妄往,至皆死歸。有道之士,登之不衰。採服黃精,以致天飛。〞長谷、金池皆意指女性陰部。採玉液于長谷或金池乃隱喻房中。
〝玄、素諭之水火,水火煞人,而又生人,在于能用與不能耳。大都知其要法,御女多多益善。如不知其道而用之,一兩人足以速死耳。〞葛洪《抱朴子》
玄、素者,玄女、素女之術,即房中術。〝昔黃帝生而能言,役使百靈,…登崆峒而問廣成,…論道養則資玄、素二女(修道養生學于玄女、素女),…著體診則受雷、岐,(學習醫術受教于雷公、岐伯)…〞
玄女、素女是傳說中的上古神女。黃帝曾向玄女、素女學房中之術。向雷公、岐伯學習體診之訣,亦即診治疾病之道。見《雲笈七籤‧軒轅本紀》
〝彭祖曰:黃帝御千二百女而登仙,俗人以一女而伐命,知與不知,豈不遠耶?知其道者,御女苦不多耳〞《玉房指要》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黃帝內經》
〝夫陰陽者,天地之常道,術數者,保生之大倫。〞《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術數者,房中交接之法也。保生之大倫,陰陽合氣之術也。
〝彭祖曰:男女相成,猶天地相生也,所以導養神氣,使人不失其和。天地得交接之道,故無終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殘折之期。能避眾傷之事,得陰陽之術,則不死之道也。〞《神仙傳》
〝彭祖之法最其要者,其他經多煩勞難行,而其為益不必如其書,人少有能為之者。口訣亦有數千言耳。不知之者,雖服百藥,猶不能得長生也。〞
彭祖之法最為簡明扼要,其它書記載的多數繁雜難行,其補益之效亦不像如書上所說的,很少有人能按照去做。口訣也有數千言之多。不知房中術,即使服用再多的藥,也是不能長生的。
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十問》〝所說的食氣大部分都是指房中術,而不是指狹義的行氣。〞〝房中術,也叫接陰之道,或御婦人之術〞《中國方術正考》,言「房中」聽來似淫佚淫穢不堪,實不然,正言若反,以另一角度來看,其與言如何活得健康,養生卻病延年無異,易言之,正確的兩性互動與性知識也。〝夫陰陽之術,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免虛耗而已。〞〝彭祖曰:養壽之法。但莫傷之而已。〞而欲行房中,難道能不先行為自己找到一個〝合氣〞的另一生命?
知陰陽之自然天道者,何患陽痿早洩,漏精尿濁,痛經愆期,憂郁壅閼之病?
古人崇尚無為,順應天道,道法自然,性無不然,觀念開明,淫而不亂。〝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繫辭》
生命本能之活力,導而引之無它策。衛道活死人,死水無情,榆木疙瘩,妒忌陰陽合氣,讒謗情慾,離間性愛,謂男女之事為邪淫,立禁遏制,愚民惑眾,〝水本東而抑使西,水本南而強使北〞多事妄作,無視其勢之所趨而一意圍堵,以致堤崩河決,淫溢奔騰而侵沒自身。
〝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已乎,已呼!臨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莊子‧人間世》〝本意出于愛,而結果卻適得其反〞〝算了吧,算了吧!不要再向人宣揚美德。危險啊,危險!莫畫地為獄,讓世人盲目地鑽進去。〞
〝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因地而制行〞《孫子兵法》〝善治水者,就下之外,無它策也。〞《五雜俎》洪患只能疏導就下而消解之。治水如此,情慾亦然。
況且,情欲非如水,莫能〝圓之則圓,方之則方,擁之則止〞也。男女咫尺卻相隔千里,〝陰陽閉隔〞,純潔之人會走上手淫亡陽一途,就是誤信戒淫禁慾而遭反噬,夫唯不禁,是以不傷;夫唯不讒,是以不淫。漠視人性,詆毀性愛,則自遺其疚,反自內傷而淫也。戒邪淫,恐怕才是真正的邪淫。
古人早在魏晉兩漢之前就已經深知陰陽合氣對于養生却病延年的重要性,兩性有正確的交接互動知識,方能免於兀自焚燒自我戕賊自慰手淫,重創天真之氣。
東漢佛教入傳中國前,社會盛行行氣、導引以及房中方技術數,活得更健康有活力!當時之人恐怕比被錯誤知識囿困在妖魔化情慾里的現代人在性觀念上更前衛宏觀與開放先進!
〝中國房中術一道由來已久,《易》論一陰一陽,生生化化,其義深矣。蓋此術行而得宜,則廣益人倫。夫男女構精,亙古不易《漢書‧藝文志‧方伎略》特著房中八家,可知兩漢之時對於此道,視為醫術之一,初不視為猥褻之行也。…其後趙宋之時,程朱學興,據男女有別之義,遂謂房中一切均是淫事,以房中術為誘淫之具。〞〝虛情矯飾在唐代(618–907年)和唐以前實際上並不存在。虛情矯飾可溯源于宋時期(960–1279年)當時,在古老的儒家經典的再檢驗下,男女有別之古義,被頭腦狹隘的學者們所誤解。〞尤其是兩宋程朱理學結合佛教禁慾五戒之「戒淫邪」後,「存天理,滅人慾」視人之情慾為淫邪與罪惡,無極限地被醜化汙衊。男女之事,〝哪個學者膽敢就此特殊題目命筆,就立刻會被人嗤之以鼻。〞荷蘭‧高羅佩《秘戲圖考》
時至今日,〝高羅佩所指出的「假正經」在許多人的腦子中依舊根深蒂固。〞〝孟子說:食、色,性也。(見《孟子‧告子上》)食者,生計之事也;色者,男女之事也。性要求是人類的最基本需求之一,性行為是各個時代,幾乎每一位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人都可能有的行為。…〞《秘戲圖考》譯者‧楊權。男女之事是人性基本需求,性壓抑;性分隔;性禁錮;戒邪淫,是反人性之僭越! 對天的僭越!你的血肉之軀任由一群倉皇逃離房中的床上失敗者,對性毫無話語權的活死人所指導,可說是荒謬至極!
〝食肉者多力而悍〞《抱朴子》〝《孔子家語》曰:食肉者勇敢而悍,虎狼之類〞《養性延命錄》〝民食芻豢(豢養的牛羊)〞《莊子》古中國人原是吃肉驃悍戰鬥民族,卻為佛教不殺生戒茹葷所惑,〝何人食用肉,先墮餓鬼眾,後墮號叫獄。〞《楞伽經》自寒體質,自遏陽氣,曾幾何時竟淪為茹素、品茗、自我閹割的溫馴、靦腆、害羞,人畜無害的草食系動物。
注:
拒肉素食與喫茶品茗之危害:
想當和尚就別糾結強陽!!請看:禪茶一味 古人云:茶性極冷,凡茶皆能降火,茶,味苦而寒,苦以泄之,多食發黃消瘦。〝苦寒伐胃,清晨啜茗,每傷腎氣。精氣寒滑,觸之易泄者(交接早洩)勿食。〞《本經逢原》
〝久啜慕雅,必使中土蒙寒,元精暗耗,輕則黃瘦減食,甚則嘔泄癖腫,無病不集,害可勝數哉。茶序云,消停釋滯,一日之利暫佳,瘠氣侵精,終身之累斯大。〞《本草圖解》
〝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虛寒及血弱之人,飲之既久,則脾胃惡寒,元氣暗損,土不制水,精血潛虛,成痰飲,成痞脹,成痿痹,成黃瘦,成嘔逆,成洞泄,成腹痛,成疝瘕,種種內傷,此茶之害也。民生日用,蹈其弊者,往往皆是。而婦嫗受害更多,習俗移人,自不覺爾。…人有嗜茶成癖者,時時咀啜不止,久而傷營傷精,血不華色,黃瘁痿弱,抱病不悔,尤可嘆惋。…又宋學士蘇軾《茶說》云:除煩去膩,世故不可無茶,然暗中損人不少,空心飲茶入鹽,直入腎經,且冷脾胃,乃引賊入室也。須注意的是:蘇東坡除了嗜茶亦嗜吃羊肉。蘇軾曾言:”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因此多少抵銷了喫茶帶來的嚴重危害。…喫茶輕汗發而肌骨清,頗覺痛快,胃氣稍損,飲之即覺危害,不癖悶嘔惡,即腹冷洞泄。〞《本草綱目》喝茶滋津充液,除煩澤燥,真陰得溉則熱已不復汗,陰自和豈會汗出自覺痛快?當你嗜茶如命卻又容易流汗,時時遍身漐漐汗出,如水流灕而不斂,則該嚴肅思考茶對於你健康的危害!!《天下趙州》第五集 禅茶一味
〝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神農本草經》世人或文人及和尚飲茶正是因其有「使人益思」的功效,〝苦茶久食益意思〞華佗‧《食論》亦如此論之。卻遺忘或漠視了茶,其味至寒之性,對陽衰氣怯,形寒肢冷,腎冷如冰,惡寒喜暖,虛汗如沐,心神恐慌,奔豚顫悸之人猶如穿腸毒藥。〝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陸羽《茶經》「熱者寒之,寒者熱之」,寒(陰)證復施予寒藥是自掘墳墓。
魏晉南北朝時,南朝梁武帝蕭衍發表《斷酒肉文》前,漢傳佛教「律中無有斷肉法」,佛一向允許吃三淨肉,反而是與釋迦佛作對的天啟(即提婆達多Devadatta)提倡素食,提婆達多批判佛和佛弟子吃肉是殺生,所以禁止弟子吃肉,推行完全素食主義。
蕭衍把佛教五戒中的不殺生引申為素食,頒布了《斷酒文》禁止僧眾吃肉,自己也行素食,開啟了漢傳佛教素食的傳統,之後漢傳佛教僧團開始遵守《梵網經》規定的菩薩戒不再食肉。對那些敢於飲酒食肉的僧侶,他以世俗的刑法治罪。梁武帝晚年奉佛更甚,經常日食一餐,過午不食,所食也只是豆羹粗飯而已。其篤信佛教,由於不近女色,曾經四十年無幸后宮。其在位48年,不吃肉完全茹素的蕭衍竟有四十年不能開機,貴為天子帝王,竟放任老二長期廢而不能用。中國通史第三十五集:梁武帝治國
蕭衍極信任陶弘景,就國家大事一月數次遣使入山向陶弘景諮詢,時人稱陶弘景為「山中宰相」。蕭衍登基後步入中年約在46歲時才捨道歸佛。〝中國的佛教,從東漢開始,直到梁武帝時,所有的僧侶弟子,均未斷除肉食,到了梁武帝捨道信佛,聽了《涅槃經》以後,便極力主張素食,從他本人開始,並勸一切僧俗佛子,皆斷肉食,他以朝廷的力量,來影響社會,所收的效果,自然很大。從此之後,中國佛教的素食主義,也就形成風尚了。〞聖嚴法師《律制生活》
「東晉著名醫學家、煉丹家、道教理論家葛洪在《抱樸子內篇·黃白》中,引用《龜甲文》的話說:“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認為善養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駐于百年。何者是邪,一日薄名利,二日禁聲色,三日廉財貨,四日損滋味,五日除倭妄,六日去沮嫉。六者不除,休養之道徒設爾”。南北朝梁代道教思想家、醫藥學家、煉丹家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也載:“仙經云:‵我命在我不在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風邪者,皆由恣意極情,不知自惜,故虛損生也。譬如枯朽之木遇風即折,將崩之岸值水先頹。”如果說,葛洪的養生觀中,還蘊含著道家煉丹術延年益壽的童稚天真,陶弘景則明確認為風邪外侵和恣意極情的內傷所致的虛損,是云云眾生養性延命的大患。這兩位中國養生史上的大家,站在古老文化的殿堂上,仰觀天象,俯視生命,用詩一樣的語言,倡導通過自我心身的修煉,來改善健康的質量,從而返璞歸元,盡享天年而達到生命的永恒,倡導的是一種閃爍著人性光芒的養生理念。」此段落摘錄自《中醫文化論稿:歷代養生詩解讀》
葛洪 東晉(西元283年–343年),陶弘景 南朝‧梁(456年–536年)。兩人約相差200年。
食氣者,服食元氣也,即是行氣吐納,氣功者也。
〝服元氣于子後(子時之後),時導引于閑室〞〝道者,氣也。保氣則得道,得道則長存。神者,精也。保精則神明,神明則長生。精者,血脈之川流,守骨之靈神也;精去則骨枯,骨枯則死矣。是以為道務寶其精。從夜半至日中為生氣,從日中後至夜半為死氣。常以生氣時,正僵臥、瞑目、握固,閉氣不息…耳目聰明,舉身無病,邪不干人也。〞《養性延命錄》
〝夫行氣當以生氣之時,勿以死氣之時也。…一日一夜有十二時,其從半夜以至日中六時為生氣,從日中至夜半六時為死氣。死氣之時,行氣無益也。〞《抱朴子》
古人分一天為十二時辰,以十二地支紀之。子時當夜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亦即中醫的一陽生之時。半夜至隔天中午的午時陽氣達到最頂峰。無論行氣或陰陽交接合氣,以及求子皆是最佳時機。
〝若欲求子,待女人月經絕後一日、三日、五日,擇中王相日,以氣生時夜半之後,乃施精,有子皆男,必有壽賢明。〞《養性延命錄》王相者,吉日也。
施行服氣術須在夜半子時之後進行。因為從夜半子時至次日午時,即隔天的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為生氣,而午時至夜半子時,也就是中午過後至半夜則為死氣。午時一陰生,至夜半子時陰氣達到最肅殺之境。
午時一陰生,卻也是陽氣最盛之時刻,三刻盛極,能瞬滅陰魂,致使被殺頭者魂飛魄散,連鬼也做不成。為避免陰魂糾纏,故斬首皆選在午時三刻(一刻十五分鐘,午時三刻約十一點四十五分,接近正午十二點)行刑問斬。
葛洪《稚川(葛洪)移居圖(全圖)》元·王蒙《稚川(葛洪)移居圖(一)》局部 葛洪與妻子鮑姑元·王蒙《稚川移居圖(一)》局部 葛洪與妻子鮑姑 元·王蒙《葛稚川(葛洪)移居图(二)》元‧王蒙《葛稚川(葛洪)移居图(二)局部》元‧王蒙陶弘景(一)陶弘景(二)陶弘景(三)陶弘景‧《養性延命錄》午時三刻行刑問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