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昆吾劍?

何謂昆吾劍?

昆吾劍,古劍名。亦作錕鋙劍。《列子.湯問》:〝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獻錕鋙之劍,火浣之布。其劍長尺有咫,鍊鋼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藝文類聚.六十》南朝.梁.吳均(469~520年).詠寶劍詩:〝我有一寶劍,出自昆吾溪。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

巫馬子謂子墨子曰:〝鬼神孰與聖人明智?〞子墨子曰:〝鬼神之明智于聖人,猶聰耳明目之與聾瞽也。昔者夏后開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鑄之于昆吾。是使翁難卜于白若之龜,曰:〝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舉而自臧,不遷而自行,此祭于昆吾之虛,上鄉!〞《墨子》

昆吾,山名。《山海經.中山經》:〝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晉.郭璞(276年-324年)注:〝此山出名銅,色赤如火,以之作刀,切玉如割泥也。〞

《拾遺記/卷十 諸名山》:
〝昆吾山,其下多赤金,色如火。昔黃帝伐蚩尤,陳兵於此地,掘深百丈,犹未及泉,惟見火光如星。地中多丹,煉石為銅,銅色青而利。泉色赤。山草木皆勁利,土亦剛而精。

至越王勾踐,使工人以白馬白牛祠昆吾之神,採金鋳之,以成八劍之精:一名掩日,以之指日,則光昼暗。金陰也,陰盛則陽滅。二名断水,以之划水,開即不合。三名轉魄,以之指月,蟾兔為之倒轉。四名懸翦,飛鳥遊过觸其刃,如斬截焉。五名驚鯢,以之泛海,鯨鯢為之深入。六曰滅魂,挾之夜行,不逢魑魅。七名卻邪,有妖魅者,見之則伏。八名真剛,以切玉断金,如削土木矣。以應八方之氣鋳之也。

其山有獸,大如兔,毛色如金,食土下之丹石,深穴地以為窟;亦食銅鉄,膽腎皆如鉄。其雌者色白如銀。昔吳国武庫之中,兵刃鉄器,俱被食尽,而封署依然。王令檢其庫穴,獵得雙兔,一白一黃,殺之,開其腹,而有鉄膽腎,方知兵刃之鉄為兔所食。王乃召其劍工,令鋳其膽腎以為劍,一雌一雄,號「干將」者雄,號「鏌鋣」者雌。其劍可以切玉断犀,王深宝之,遂霸其国。後以石匝埋藏。

及晉之中興,夜有紫色衝斗牛。張華使雷煥為豐城縣令,掘而得之。華與煥各宝其一。拭以華陰之土,光耀射人。後華遇害,失劍所在。煥子佩其一劍,过延平津,劍鳴飛入水。及入水尋之,但見雙龍纏屈於潭下,目光如電,遂不敢前取矣。〞

南朝.梁.吳均(469~520年)《詠寶劍》詩:
我有一寶劍,出自昆吾溪。
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
鍔邊霜凜凜,匣上風淒淒。
寄語張公子,何當來見攜?

梁.崔鴻(478~525年)《咏劍詩》曰:〝寶劍出昆吾,龜龍夾采珠。五精初獻術,千戶竟論都。匣氣沖牛斗,山形轉鹿盧。欲知天下貴,持此問風胡。〞《太平預覽: 兵部七十五》

昆吾地底蘊藏玄鐵,泄其溪,以取其鐵英鑄劍。故曰:出自昆吾溪。
〝人之所知,莫若其所不知〞昆吾劍之為劍,非劍也,是氣脈;是力量神氣的延伸,真陽之氣高章則身暴怒起,惵卑心中氣動迫怯則棄甲曳兵,有真陽就是一把〝切玉断犀〞咄咄逼人的赤刃昆吾神兵。

《越絕書》曰:楚王召風胡子而問之曰:〝寡人聞吳有干將,越有歐冶子,此二人甲世而生,天下未嘗有。精誠上通天,下為烈士。寡人願齎邦之重寶,皆以奉子,因吳王請此二人作鐵劍,可乎?〞風胡子曰:〝善。〞於是乃令風胡子之吳,見歐冶子、干將,使之作鐵劍。歐冶子,干將鑿茨山,泄其溪,取鐵英,作為鐵劍三枚:一曰龍淵,二曰太阿,三曰工布。

注:歐冶子,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鑄劍之鼻祖,其女名為莫邪,而干將即為其女婿。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縣望山1號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踐劍〞據說也是歐冶子所鑄。該劍出土時仍寒光四射,鋒利無比,反映了中國古代高超的鑄劍技術,為古代兵器中的奇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