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手淫亡陽證

夜汗、 自汗、 盜汗、 寢汗。絕汗者, 亡陽汗也。

夜汗?這是中醫所說的「盜汗」,心悸、震顫、怵惕如人將捕之,這是亡陽證。

白天自汗,吃飯用餐狂汗暴汗,一遇勞作家事或運動則虛汗汗珠如水流漓不可遏止。臉雙顴潮紅。煩躁潮熱無暫安時。

夜寐則盜汗。床褥濕成一片人形。民間有謂,「脫陰」也。

“汗如貫珠,轉出不流”《難經》。絕汗者,汗出不流,氣先死也。

手腳冰冷,無時無刻腎臟冰冷如冰,身冷如屍。冷房中惡寒畏風。炎夏不敢開冷氣。

手掌腳趾蒼白脫色無溫冰冷,文弱樸素病態冷感。古人 所謂:“陰氣盛,則得惵卑之弱”。卑惵者,中醫證名。自怯畏懼之狀。其證痞寒頻頻腹瀉頻尿,心中常有所怯,愛處暗處或倚門後,喜面壁而坐或躲在暗處角落,見人則驚避。自卑,絲毫一點自信也沒有。

不敢與人對視,時時閉目養神或低頭狂刷手機以逃避他人目光。否則坐立難安,侷促惶惶不知所措。

回陽則悉數症狀灰飛煙滅。

「如人將捕之」“肝病者,兩脇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出於《黃帝內經》。

盜汗即是寢汗。明 皇甫中 “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盜汗者,睡而出,覺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名醫指掌》

自汗「朝夕汗自出」,意指白天晚上都不停地出汗。縱然是靜態沒有任何活動勞作光坐著亦能汗出涔涔不斂。夏日老人尤其如此,光坐著不動就一身汗。所以喜歡光著膀子。

“六陽氣俱絕者則陰與陽相離,陰陽相離則腠理泄,絕汗乃出,大如貫珠,轉出不流,即氣先死。旦占夕死,夕占旦死。”《難經》

《三因極一病証方論•自汗証治》 “無問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著汗出,即名盜汗,或云寢汗。”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又名《三因方》,宋 陳無擇著。陳無擇將疾病病因分為:內因、外因、不內外因三類。三因說認為:“醫事之要,無出三因”。

“盜汗出於夜,寐出寤斂,有似於盜。”這句話是古人對于「盜汗」最貼切的精彩描述。

頻頻自汗盜汗不斂是「異常出汗」。皆是身體「極虛」極嚴重發出的哀鳴警訊。

極端怕冷,手足厥逆,心悸寒顫,抑郁如影隨形。

無論自汗還是盜汗皆是亡陽証。陽痿早洩;女子陰道濕冷惡臭。

虛汗者,虛脫,氣脫,脫汗也。長期久久不得解除,惡疾壞病將提早纏身。脫肛、脫尿(尿失禁、頻尿無度)、脫髮、脫糞、脫精、脫陽、脫陰、臟器脫垂…。